你来了,今天说益生菌。

如今,益生菌越来越为家长熟知。

孩子便秘腹泻了,吃点益生菌;

胃口不好了,吃点益生菌;

消化不好了,吃点益生菌;

妈妈群里流传着吃益生菌的众多好处,还说是崔医生推荐吃的。

小编都慌张了——崔医生是说可以吃益生菌,可没让不分情况地乱吃啊。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益生菌,希望能帮你有更全面的了解。

益生菌和肠道菌群

益生菌有多“神奇”?

为什么有的孩子吃了管用,有的吃了效果却不好?

要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知道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概念。

肠道是人体的“健康中心”。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拥有平衡稳定的肠道菌群,都对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肠道菌群中有着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好的)有益菌、(坏的)有害菌,(不好不坏的)中性菌。

有益菌,就是大家说的益生菌,它和有害菌、中性菌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稳定的系统。

如果肠道菌群被破坏,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对孩子来说,可能会因为肠道菌群失调而出现过敏、湿疹、便秘、腹泻等种种问题。

肠道菌群被破坏了吗?

使肠道菌群受到破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消毒剂和抗生素。

家里搞卫生用的洗涤剂,外出给孩子擦手的湿纸巾,可能都含消毒剂成分。消毒剂残留在家具物品上,残留在孩子手上,趁着玩耍吃饭进入肚子里——“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菌,由此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孩子生病,有时医生会根据情况给用上抗生素——抗生素也是个“盲人杀手”,见细菌就灭。既灭有害菌、也灭有益菌。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容易因为肠道菌群失调而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怎么办?多吃益生菌?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便秘、腹泻是不是都应该吃点益生菌?

既然益生菌是有益菌,对健康有好处,那不管怎么样,吃点总没坏处吧。

这样的想法恐怕是误会。

有家长说看别人给孩子吃了管用,自己孩子吃同样的牌子却没效果,也是同样道理——先要知道孩子情况是否真的需要补充益生菌,之后还要进一步明确补充哪种益生菌。

而且,肠道内的有益菌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平衡稳定”,需要根据肠道菌群的真实状态,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而不是随意使用的。

检测肠道菌群,看看真实状态

肠道菌群检测是一项比较新的基因技术,能够通过对大便的检测,了解孩子肠道菌群的真实情况。

育学园与卡尤迪生物合作儿童肠道菌群诊疗一体化方案,并在育学园儿科诊所开放儿童肠道微生物检测。

小编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9个月大的男孩,因为咳嗽来就诊。主诉咳嗽有痰,伴流鼻涕和喘息、发烧、体温37.5-37.8℃,家长担心孩子“免疫力低”。

这看上去是一个普通病例,但家长的叙述却让医生提高了警惕:孩子的问题一点也不普通。

孩子自4个月起就反复咳喘,到现在9个月大,医院。其中两次是因为“支气管炎”,一次是“轮状病毒肠炎”。

每次住院都接受了静脉输注抗生素,还曾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治疗。

这里暂不讨论当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是否适宜,先来看看,在使用了这么多抗生素之后,孩子的肠道菌群状态,如下图:

可以看出,6种菌只检测出了3种,另外3种几乎都是没有的(注:鼠李糖乳杆菌为外源服用益生菌,非肠道主要菌群)。

随后,医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益生菌治疗。

两个月后复查,孩子的肠道菌群状态已经有所改善。情况如下图:

之前没有检测出的“瘤胃球菌”,数量已经接近正常水平,“拟杆菌属”和“柔嫩梭菌群”还没有增长上来。

医生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孩子曾多次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严重失衡,菌群结构被破坏,需要通过益生菌的“占位效应”抑制有害菌的定殖与生长,慢慢进行肠道菌群重建,具体情况需要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if.com/slcj/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