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生物发酵与食品添加剂协同创新
年5月9-11日,’生物发酵与食品添加剂协同创新与绿色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学者论坛会议在徐州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添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加工过程》编辑部和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以“协同绿色创新,助力食品安全”为主题,在生物化工专委会伍振毅秘书长、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金明杰秘书长、天津科技大学钟成教授以及《生物加工过程》荀志金编辑的共同组织下,来自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余名代表参会。会议主办方邀请了天津科技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及江南大学的7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交流生物发酵产业与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为进一步发挥青年学者在生物化工领域理论创新、学术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期举办了“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学者论坛”,来自包括台湾高校在内的14所高校及研究院所的17名青年学者为与会者奉上了精彩的论坛报告。 大会首先由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伍振毅致欢迎词。 接着,便是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学术报告,满满的都是干货! 7个大会报告 天津科技大学贾士儒教授 《生物防腐剂及其应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张霁月助理研究员 《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概述及进展》 北京工商大学王成涛教授 《食品添加剂的开发与产业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孟岳成教授 《生物防腐剂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教授 《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高效分离》 北京理工大学李春教授 《人工构建酿酒酵母合成甘草三萜化合物》 江南大学聂尧教授 《对映选择性醇脱氢酶:从基础到应用》 17个青年学者论坛报告 江南大学刘立明教授 《发酵微生物生产性能优化与调控关键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龙旭伟副教授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高效生产及应用研究》 天津大学肖文海研究员 《高效细胞工厂构建与优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雍进研究员 《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与优化》 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 《一种H2O2自主清除的松脂素高效转化酶级联的设计与优化》 天津科技大学钟成教授 《木葡萄糖醋杆菌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游淳研究员 《体外多酶分子机器一步法合成肌醇》 北京化工大学范立海教授 《基于纤维小体的生物质CBP转化和蛋白有序负载技术》 清华大学卢元研究员 《无细胞合成生物学及其生物医药大分子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吴辉副教授 《大肠杆菌利用甘油合成琥珀酸的代谢工程与代谢调控研究》 四川大学李德富副教授 《基于氧化多糖的新型抗菌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杨松教授 《甲基杆菌催化甲醇合成3-羟基丙酸和其同化降解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 《石墨烯独特的纳米-生物界面效应及其潜在应用》 天津大学苏荣欣教授 《基于仿生吸附与抗吸附的SPR传感器构建》 淮阴工学院杨荣玲老师 《花色苷类色素物质的高效制备及生物改性》 北京化工大学刘惠玉教授 《介孔药物载体及抗癌性能研究》 国立中兴大学王惠民教授 《生物工程创新技术应用于皮肤药物及敷材开发》 会上,汇报专家与在座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碰撞出新的火花。 会议评选出5份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报告,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周雍进研究员汇报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与优化》、天津科技大学钟成教授汇报的《木葡萄糖醋杆菌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化工大学范立海教授汇报的《基于纤维小体的生物质CBP转化和蛋白有序负载技术》、清华大学卢元研究员汇报的《无细胞合成生物学及其生物医药分子工程》以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汇报的《石墨烯独特的纳米-生物界面效应及其潜在应用》。 此外,来自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墙报展示,并由评审专家评选出了5名优秀墙报获得者,分别是四川大学的任和、南京理工大学的袁也、四川大学的訾娅鑫、南京工业大学的彭钢以及天津科技大学的刘伶普。 会后,应本次会议的支持单位——天益食品(徐州)有限公司邀请,部分与会专家到该公司进行了参观。该公司是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牛蒡行业中生产品类较多、较大、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集团。 本次大会也在愉快的参观之行中圆满结束,让我们共同期待年第二届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青年学者论坛! 作为由中国生物化工领域青年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下,搭建青年学者交流的平台,培养青年人才,组建后备研究梯队,进一步发挥青年学者在生物化工领域理论创新、学术研究、技术转化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生物加工过程》期刊将进一步加强与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的合作,发挥期刊学术传播的优势,强化期刊的服务功能,通过主办、承办或协办各类学术会议,汇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争取形成一个开放的、有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 (供稿:管珺;审核:金明杰、伍振毅) 生物加工过程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z.com/slcj/3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食榜样国奖事迹刘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